房屋外牆拉皮做法比較 :傳統常見工法優缺點一次看
2019/12/04 文 / 自媒體部 鄭羽琪
房屋外牆拉皮,指的是利用不同工法與建材整建外牆、改善屋況,不只提升美感和建物價值,也是完善建築安全、延長房屋壽命的必要方式。
台灣不少老建築急需外牆拉皮,由於這是一個全新面向的修繕技術工法,民眾很難獲取完整清楚的資訊,往往不知道如何選擇適合自己建物的整建方法。本篇為你整理常見的房屋外牆拉皮做法比較,並於下集介紹較節能、長效、具系統性的WallPlus外牆拉皮整合性工法,強調混凝土健全化的修復,讓外牆整建後更安全耐用,並保有資產價值。
房屋外牆拉皮常見做法一 :傳統貼磚工法
傳統貼磚工法做法 :敲除舊磁磚 → 重新施作水泥粉刷層 → 水泥砂漿填補表面裂縫 → 貼新磁磚
磁磚是台灣建築物常見的外飾建材,也是不少民眾挑選時的第一直覺,但台灣缺乏嚴謹的施工及材料相關規範,甚至沒有確實執行每一項工程環節,也常有業者以低價競爭,造成施工品質參差不齊。即使省下預算卻可能被偷工減料,幾年後又得花錢再度修繕。
貼磚工程大多採傳統濕式工法,施工工期長,水泥粉刷層的施工品質不易管理。再者,敲除舊磁磚時還會產生粉塵、噪音和大量廢棄物,增加清運成本和環境負擔。
外牆貼磚的房屋遍布全台,但磁磚裂開、空鼓(台語俗稱「膨拱」)、剝落、吐白華的案例卻也不少,原因可能為混凝土的軀體不良,再受到環境脹縮壓力、地震、雨水滲入等外力衝擊,使水分進入混凝土中,造成水泥中性化,使鋼筋腐蝕膨脹,由內而外影響了磁磚附著狀況。
考量種種風險,如果外牆拉皮採用重貼磁磚,從材料選擇到施工品質各層面,都需清楚和工程承攬業者溝通及進行專業監督,且只建議氣候變化小地區的低矮樓層建築採用,高樓層的公共大樓就必須多加考慮,以防脫落磁磚傷及行人的悲劇再度發生。
房屋外牆拉皮常見做法二 :外牆防水塗料覆蓋法
1. 外牆防水塗料覆蓋法 – 原塗料面 做法 :刮除舊塗料層 → 清洗牆面污垢 → 水泥砂漿填補表面裂縫 → 新施作外牆防水塗料
2. 外牆防水塗料覆蓋法 – 原磁磚面 做法 :敲除舊磁磚 → 清洗牆面污垢 → 施作水泥粉刷層 → 新施作外牆防水塗料
外牆防水塗料種類的選擇,對牆面健康來說極為重要,要考慮耐候、防水年限、有否彈性,色澤保持年限等性能。塗料成分內含的樹脂原料等級,都會直接影響塗料的耐候與光澤,其年限會從3~15年不等,差異很大。
塗料施工時,要確認粉刷層表面乾淨、平整、乾燥,且水泥軀體的酸鹼值PH不可低於10,但目前傳統做法常忽略這個關鍵,往往沒進行水泥中性化檢測,就開始施工外牆塗料,因此無法保障整體施工品質,常落於治標不治本,造成外牆體質劣化的惡性循環,進行外牆拉皮後沒幾年又產生外牆剝落的問題。
房屋外牆拉皮常見做法三 :金屬板包板
金屬板包板做法 :外牆施作鋼架鋼結構 → 按標準程序封上金屬板(坊間以不銹鋼或鍍鋅浪板最常見)
金屬板包板俗稱鐵皮包板、幫房子穿鐵衣,施工快速、價格中等,不過因台灣本島氣候因素,隔熱保溫沒做好的話較不環保節能,且日後對建築物本體衍生的問題也不少。
金屬板於外牆整建施工時,其架設的骨架易破壞水泥牆體結構,可能引發混凝土水泥中性化發生。又鐵皮的固定方式若不牢固,每到颱風天「鐵皮被吹走」的新聞層出不窮,施工不慎的話相當危險。
此外,金屬傳熱大,對於炎熱、潮濕的台灣氣候,不只隔熱效果差,鐵板又易受雨水侵襲而鏽蝕,污損難以清潔,影響防水和保護效果,也不易察覺滲水處和金屬板劣化的位置。
不過近年已陸續有適合海島型氣候的金屬板材,整建外牆時只要正確選擇材料、把關施工品質,也能夠長久使用,因此還是有不少屋主也會選擇使用這個外牆拉皮做法。
傳統房屋外牆拉皮做法的缺點
傳統房屋外牆拉皮做法,其判斷和技術仰賴施工團隊的經驗,在尚無標準規範之下,施工後大部分僅保固一年,導致民眾要自行承擔耐用風險。以台灣在地建築物需求所發展出來的WallPlus整合式外牆拉皮更新專科工法,整合了台灣本土工程技術與日本外牆更新技術,使用材料公開、有完整SOP,由內而外治療房屋外牆,其中最需要克服的問題就是「混凝土中性化」,將在下篇文章帶你認識。